2025年全球L3/L4自駕車將達到800萬輛
ABI Research預測,到2025年,配備SAE L3與L4等級自動駕駛技術的車輛出貨量將達到800萬輛;而光達(LiDAR)傳感器將會是從現(xiàn)有ADAS過渡到更高度自動駕駛系統(tǒng)的關鍵。
根據(jù)市場研究公司ABI Research預測,到2025年,配備SAE L3與L4等級自動駕駛技術的消費車輛出貨量將達到800萬輛,屆時,駕駛人仍然必須待在車內,但在某些情況下已能將安全攸關任務完全交給車子了,直到SAE Level 5等級,人類才能完全脫離駕駛任務。
另一方面,這也將有助于推動支撐該技術的光探測和測距(LiDAR;光達)傳感器的出貨量。 預計在2025年,將有多達3,600萬個LiDAR裝置出貨,其市值相當于72億美元。
ABI Research研究分析師Shiv Patel說:“隨著OEM快速開發(fā)并部署各種先進駕駛輔助系統(tǒng)(ADAS)套件,更高度的自動化將是下一步進展。當今ADAS與更高度自動駕駛車之間的主要傳感器差距,將由添加LiDAR來填補,它將有助于提供可靠的障礙物偵測以及『同步定位與地圖建構』(SLAM)?!?/p>
針對SAE Level 3和Level 4等有條件但高度自動的消費車輛應用,Innoviz和LeddarTech等公司的固態(tài)LiDAR解決方案逐漸嶄露頭角,不僅有助于讓自動駕駛車實現(xiàn)更可靠的感測,更重要的是同時滿足了OEM設定的嚴苛定價需求。
預計到2020年,用于低階與高階解決方案的LiDAR裝置預計將分別達到200美元與750美元的價格點。這樣的價格點意味著,即使自動駕駛車必須配置多個傳感器,汽車OEM為高檔車采用固態(tài)LiDAR解決方案的意愿也會大為增加。
在完全自動駕駛應用中,例如達到SAE Level 5,自動駕駛共乘車由于完全不用配置駛人,使其價格將會更昂貴些。而傳統(tǒng)的機械式LiDAR解決方案由于解析度較高,而且感測性能可靠,仍會是汽車OEM的理想選擇。
瞄準“自動駕駛計程車”(robotaxi)應用的業(yè)者則不太在意車輛的平均售價(ASP),他們的短期目標在于“搶地盤”,以便在智慧行動市場出現(xiàn)時取得最大占有率。
在這樣的市場情況下,形成了一場競相搶先淘汰駕駛人的競賽——駕駛人成為這些公司單一最大的成本負擔。雖然固態(tài)LiDAR的性能不斷提高,但機械LiDAR可作為廣泛用于其他類型傳感器套件的一部份,短期內,仍是這些積極的開發(fā)人員實現(xiàn)全自動化的唯一選擇。
- 富士通數(shù)字退火芯片DAU明年登場[18年05月19日 12:37]
- 高通總裁拜訪OPPO,傳拿下R15S訂單[18年05月19日 12:37]
- 經濟學人:臺積電先進制程將超越英特爾[18年05月19日 12:36]
- 高通恩智浦并購獲批前景樂觀 恩智浦股價創(chuàng)本周最大漲幅[18年05月19日 12:35]
- 共建智慧家庭美好未來!2018中國智慧家庭高峰論壇精彩盤點[18年05月19日 12:33]
- 樂鑫ESP32開發(fā)板正式通過Amazon FreeRTOS的驗證[18年05月18日 21:30]